讨论课:微信群加班(杜课891期)
全文共 1660 字,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
讨论课:微信群加班
文 / 杜课
1
新闻背景
5月8日,“微信群下班不许发工作消息”这一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,引发网友热议。
据广东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,4月28日,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正式印发《香洲区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措施》(下称《措施》),要求各单位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微信工作群,原则上一个单位只建一个工作群,发言要有内容不得随意刷屏,原则上非工作时间不发布工作信息,因专项工作组建的微信群在结束工作后应及时解散等。
对于香洲区的这项规定,不少网友都表示希望全国推广,非工作时间不想被微信工作群的消息轰炸。但也有不少人表示除了微信之外,还有钉钉和QQ等办公即时通讯软件,想要在休息时间远离工作似乎仍然不太现实。
而在2018年7月初,浙江省宁波市一怀有身孕的职工王女士,因晚上10点23分未在工作微信群内及时汇报工作而遭到辞退,尽管后面维权拿到了1.8万元赔偿金,也终是丢了工作。
2
讨论题
1、你的生活有被微信、钉钉等平台上的工作群绑架吗?对于香洲区的这项规定的实际意义,你有何看法?
2、一种常见的说法是“要在工作与生活之间求取平衡”,说来容易做来难。你是如何处理这一关系的?
3、这个时代,工作和私人空间的界限日益模糊,当“隐形加班”成为常态时,我们应该如何应对?
4、假如我们能过上一种自主、有尊严的生活,那将是一个怎样的社会?
3
媒体评论
工作群方便沟通,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隐形加班,困扰着无数职场人。许多指令看起来简单,只需要打个电话、查个数据,或者翻看一下聊天记录,但正是这些看起来随手可做的事,让工作变成了24小时、365天的事。
更多的人,还是只能和同事在私下无数次吐槽领导的作息规律,最后还是只能调整自己的时间,去配合领导。微信群成了“紧箍咒”,手机聊天框里,装满了一些职场年轻人强忍着的担忧与焦虑。
——央视新闻《微信群成“紧箍咒”,“隐形加班”带来新负担和焦虑!》
有一种焦虑叫做“下班后不敢开微信”,有一种恐惧叫做“最怕周末微信响起”,有一种后悔叫做“消息发错群却无法撤回”——微信工作群给我们带来了便捷的沟通体验,但伴随着这种随时随地交流而至的,是“变相加班”的烦恼。
套用流行句式:基层工作人员苦微信群过多过乱久矣。时下,屡屡有基层工作者吐槽,本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的微信工作群给他们增加了更多的压力,还影响了原本的工作效率。
“一个单位只建一个工作群”、“非工作时间不发布工作信息”,虽然显得有些简单化,但也正是由于之前没有设立明确的红线,致使工作群成了随意干涉基层工作人员业余生活的一个“切口”。所以,这些看似有些一刀切的做法,实则是一种价值回归,是让工作群回归“工作本质”及基层减负的必要措施,其矫枉意义上也值得肯定。
——新京报评论《“一个单位只建一个群”:“减负”大方向没错|新京报快评》
上述新规能否真正起到“解绑”作用还有待观察,毕竟除了微信,还有钉钉、QQ等大量的软件被用于工作交流。而且,在实际生活中,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不同,许多单位可能无法做到“一个单位只建一个工作群”和“非工作时间不发布工作信息”。在人们的社交走向虚拟化的今天,工作侵入生活的工具、方式越来越多,频率越来越高,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不断模糊,仅仅采取禁令的方式很难逆转这个趋势。
其实,堵不如疏。与其费力去封堵手机上一个个工作端口,不如将人们下班后在手机上接收、完成的工作计入正常的工作量,以报酬或补偿的形式让这部分工作的劳动力价值得以体现。总之,软件是虚拟的,人们完成的工作却是实实在在的,不能把人们在下班时间的额外付出当做理所当然,若不能做到非工作时间不发布工作信息,也该为这些下班后形成的“隐性工作量”正名,将其作为人们的正常工作量而给予一定的回报。只有这样,才能遏制工作向生活的无限制入侵,让人们卸下包袱,轻装上阵,在张弛有度的工作氛围中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。
——半月谈《堵不如疏!下班后的“隐性工作量”应该有个说法》
参考资料:
[1] 广东发布.一单位只建一个群,下班不许发工作消息!广东这个地方出手了.[EB/OL].
[2] 北京青年报.一单位只建一个群,下班不许发工作消息!这个地方出手了!网友:希望推广复制.[EB/OL].
[3] 环球网.女职工深夜没在十分钟内回工作微信被开除,调解获赔1.8万.[EB/OL].
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,添加杜课小助手(微信号:dukexzs)加入《杜课》粉丝群。
感谢阅读本期《杜课》,下期再见
往期推荐
人物:记住梁益建 | 沈巍|林清玄说|一纸读遍梁任公 | 夜访马克· 吐温 | 读费孝通
文字:社交绑架 |批评课|不崩溃|劳动者的歌与诗|如何正确地讨论问题|永恒回归 | 女生残酷物语 | 女生箴言
关注:In My Secret Life| 知善知恶 |再谈996 |心酸的成年 |我们与恶的距离|激辩圣母院
鸣谢:
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
本文为《杜课》原创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
编辑 | 许艳艳
责编|江珊 高岩 费凡